童
正
郎
曾
使
唐
府
册
封
事
竣
王
以
诗
卷
赠
之
至
是
出
相
视
因
题
丰
镐
诸
姬
八
百
秋
,
剪
桐
安
敢
议
西
周
。
山
川
今
有
封
藩
册
,
风
雅
君
能
挟
此
辀
。
花
下
星
回
天
使
节
,
酒
边
烛
影
上
公
旒
。
归
时
却
尽
黄
金
赆
,
留
得
东
平
翰
墨
优
。
怀古
赞美
送别
秋节
赞美赞颂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童正郎曾使唐府册封事竣王以诗卷赠之至是出相视因题》。诗中描绘了童正郎出使唐府册封之事完成,王以诗卷相赠的情景。苏葵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童正郎功绩的赞颂与敬意。首联“丰镐诸姬八百秋,剪桐安敢议西周。”以历史典故开篇,丰镐是西周时期的都城,诸姬代表的是众多的妃嫔,这里借以象征童正郎出使的盛况。剪桐议是指西周初年,周成王剪桐叶为圭以赐其弟叔虞,象征分封诸侯,此处暗喻童正郎完成册封任务的荣耀。颔联“山川今有封藩册,风雅君能挟此辀。”赞美童正郎不仅完成了册封任务,还展现了文雅的风度,如同手持封藩册的使者,既有权力又有文化修养。颈联“花下星回天使节,酒边烛影上公旒。”描绘了童正郎在花下迎接天使般的使者,酒宴上烛光映照着公侯的冠冕,形象地表现了童正郎出使的隆重与尊贵。尾联“归时却尽黄金赆,留得东平翰墨优。”写出了童正郎归途中的奢华待遇,以及王赠送的珍贵礼物——东平翰墨,体现了对童正郎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童正郎出使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其功绩与风采,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或君主慷慨赠礼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对古代外交礼仪的尊重与赞美。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