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送别
友情
寺院
读书
季节
怀念故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返回吴地,入住白马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首联“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以“石缝梅泉”之景开篇,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清幽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僧人追求“无生”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无生”并非指生命的终结,而是佛教中追求的超越生死轮回的精神境界。颔联“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紫藤花垂挂于山坞之间,行人悠闲漫步,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而“白马驮经”则不仅点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颈联“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转而描写僧人的日常生活。在法会上,僧人手持棕拂,简朴而专注地进行修行;而在前往官河的路上,他轻举木杯,似乎在品味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这两句通过细节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质朴与深沉。尾联“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禅房的想象。在山中品茗,是何等的闲适与自在,诗人甚至想要借用禅房中的器具,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与禅宗精神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猜您喜欢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寺居
明·贝琼
堪怜小儿女,相对色凄凉。有客夜元亮,无人候子桑。水萤飞宝地,山鸟入书堂。九曲溪头路,何时上小航。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宋·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