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咏
荷
花
南
湖
一
带
熏
风
晚
。
夜
凉
浴
罢
红
衣
软
。
西
子
几
时
来
。
姑
苏
月
满
台
。
水
深
人
不
见
。
只
有
鸳
鸯
伴
。
何
处
著
秋
尘
。
六
郎
残
醉
醒
。
写花
咏物
荷花
写景
水
怀古
情感
思乡
爱情
赞颂
西湖
赏析
此诗《菩萨蛮·咏荷花》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南湖荷花池畔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之美与自然之静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南湖一带熏风晚”,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南湖之上,微风轻拂,为整幅画面定下了一种温柔而略带凉意的基调。接着,“夜凉浴罢红衣软”一句,通过“夜凉”二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氛围,同时“浴罢红衣软”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水中沐浴后的柔软姿态,仿佛是经过洗涤后的娇嫩肌肤,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西子几时来,姑苏月满台”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古代美女西施与苏州的美景相联系,借以赞美荷花之美。这里不仅有对荷花形态的赞美,更有对荷花精神品质的颂扬,暗示荷花如同西施一般,不仅外表美丽,更有着内在的高洁与优雅。“水深人不见,只有鸳鸯伴”则进一步深化了荷花的孤独与静谧之美。在深邃的湖水中,荷花独自绽放,唯有鸳鸯相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荷花的独立与高洁,也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最后,“何处著秋尘,六郎残醉醒”两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荷花不染尘埃、纯净无瑕的赞美。同时,通过“六郎残醉醒”的典故,暗喻荷花虽处繁华之中,却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词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