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剪
梅
·
秋
夜
雨
后
凉
蝉
隔
院
鸣
。
花
影
中
庭
。
月
影
桐
阴
。
碧
天
云
断
雁
无
声
。
闲
里
秋
情
。
忙
里
秋
心
。
虫
语
凄
凉
杂
夜
吟
。
几
个
黄
昏
。
几
处
销
魂
。
高
楼
归
梦
故
乡
人
。
无
数
寒
砧
。
无
限
思
寻
。
写景抒情
秋情怀旧
思乡
秋节
婉约
赏析
这首《一剪梅·秋夜》由清代词人濮文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情感色彩。首先,“雨后凉蝉隔院鸣”,开篇即以雨后的清凉与蝉鸣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蝉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人入胜。接着,“花影中庭。月影桐阴”,进一步渲染了庭院中的景致。月光洒落,花影摇曳,桐树的阴影在月下拉长,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一句通过光影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神秘。“碧天云断雁无声”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碧蓝的天空中,云层散去,大雁悄然无声地飞过,留下一片宁静与辽阔。大雁南飞的传统意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变换感,也蕴含了对远方和离别的思考。“闲里秋情。忙里秋心”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在悠闲的时刻感受到秋天的情感,在忙碌的生活中体会到秋天的心绪。这两句话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虫语凄凉杂夜吟。几个黄昏。几处销魂”描绘了夜晚的虫鸣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与人的哀愁相互呼应,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高楼归梦故乡人。无数寒砧。无限思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高楼之上,梦回故乡,寒砧声声,唤起了对家的深深怀念。这句话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整体而言,《一剪梅·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秋夜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