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春天
友情
茶香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前夕在萧氏家宴上的温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上的种种细节,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首句“香篆萦帘九曲盘”,以“香篆”象征香气缭绕,通过“萦帘”和“九曲盘”的形象描绘,展现出香气的悠长与复杂,仿佛在帘幕间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清尊对客语更阑”,描述了宴会上宾主相谈甚欢的情景。清酒满樽,客人围坐,言谈不绝,直至夜深。这里的“更阑”不仅指时间已晚,也暗示了交谈的深入和愉悦。“不妨小雨留人住,未觉东风到酒寒”,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小雨似乎有意挽留宾客,而春风却并未使酒寒,反衬出宴会的温暖与欢乐。小雨的润泽与春风的和煦,都成了宴会美好氛围的一部分。“绛烛烧廊春意闹,玉笙连巷市声欢”,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红烛燃烧,照亮了走廊,春意盎然;玉笙悠扬,连绵不断的市声中充满了欢愉。这里将视觉、听觉和触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文园元有吟诗渴,更爱茶香透舌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中文学与艺术的欣赏。文园,借指文人聚会之地,此处暗含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渴望。同时,诗人还喜爱茶香,认为它能激发灵感,让味蕾感受到独特的韵味。这不仅是对宴会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前夕宴会上的温馨、热闹与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

刘诜

327首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