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夜
思乡
边塞
怀古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秋夜有感》由华幼武所作,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清凉氛围以及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首句“泽国秋来夜气凉”以湿润地区秋季的寒意开篇,渲染出深秋的寂寥。接着,“飘零犹自未还乡”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羁旅他乡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蟪蛄泣露梧桐井,络纬缲风薜荔墙”通过蝉鸣和纺织娘的叫声,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梧桐井和薜荔墙则象征着故乡的记忆,加深了思乡之情。接下来,“咫尺故园千里梦”,诗人感叹即使近在咫尺,对故乡的思念却如千里之遥,无法触及。“乱离华发十年霜”借用了岁月流逝和白发增多的意象,表达出战乱带来的离散和时光的无情,以及诗人十年来的沧桑经历。“仲宣楼上长回首,烽火连山欲断肠”最后两句,诗人登楼远眺,烽火连天的景象令他心痛欲碎,暗含对国家动荡、战事频仍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秋夜景色和自身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乱世的悲愤之情。

华幼武

36首
以诗名于吴中。元末隐居不仕。有《黄杨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