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
林
秋
兴
(
其
三
)
三
秋
凋
玉
露
,
一
叶
下
银
床
。
把
菊
怜
同
气
,
看
云
总
异
乡
。
敲
诗
嫌
韵
险
,
射
覆
引
杯
长
。
砧
杵
催
残
月
,
斜
辉
没
女
墙
。
写景
秋景
怀乡抒情
自然
秋节
写月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三秋凋玉露”以“三秋”点明季节,暗示秋天的漫长与深沉;“玉露”则赋予露水以高洁之感,与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氛围。接着“一叶下银床”一句,通过“一叶”的飘落,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同时“银床”二字,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把菊怜同气,看云总异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把菊”不仅展现了秋季的特色,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喜爱;“怜同气”则流露出诗人对同类情感的共鸣,以及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看云总异乡”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云彩的变换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敲诗嫌韵险,射覆引杯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的创作状态和饮酒解愁的情景。“敲诗嫌韵险”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自我挑战,即使在构思上遇到困难,也愿意去克服,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射覆引杯长”则通过饮酒这一行为,反映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思乡之情时的自我慰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一句“砧杵催残月,斜辉没女墙。”以自然景象收尾,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融为一体。砧杵声声,象征着秋夜的寂静与劳作的辛勤劳碌;而“残月”与“斜辉”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更迭。最后,“没女墙”则以一种静默而深远的方式,结束了整个画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情寄托。
猜您喜欢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访益上人兰若
宋·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奉圣寺古树
清·张鹏翮
古树难为大厦支,横秋老气亦神奇。几经风雨存贞干,留与山门作护持。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