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绿
写景-秋景
咏物-秋林
情感-忧思
节气-秋
赞颂-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秋林》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林木萧瑟的画面。诗中通过对秋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短暂。首句“空林抱霜归”,以“空”字开篇,营造出一片寂静、空旷的氛围,随后“抱霜归”则暗示了秋日的寒冷与万物凋零的景象。接着,“静者知其变”一句,点明了观察者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几句“红紫既以繁,苍黝纷相眩”,通过对比红紫与苍黝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展现了秋天林木从繁华到凋零的过程。而“色中更设色,淡浓随类绚”则进一步强调了色彩的层次感与丰富性,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高下疏密间,顿使眼波幻”,描绘了林木高低错落、疏密不一的景象,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变化与想象的空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强拟作春花,目前亦幽茜”,通过将秋林与春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即使在秋天,林木也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春天的幽美与深邃。“熟视多死气,自然难久恋”,指出长时间凝视秋林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衰败之气,但这种自然之美依然值得人们去欣赏与留恋。最后,“艳艳复凄凄,严风吹更绽”,描绘了秋林在严寒中绽放出的美丽与凄凉,如同灯即将熄灭前的最后一抹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譬若灯垂灭,犹得一回灿”,将秋林的美丽比作即将熄灭的灯火,虽然短暂却璀璨夺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猛思万绿光,无端发深叹”,诗人在此处反思,即使在万物凋零的秋天,仍然能发现生命的光辉与希望,不禁发出深深的感叹。综上所述,《秋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林木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