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秋节抒情
情感
思乡
季节感怀
烛光
月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立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深沉的情感。首句“偶然月下立”,以“偶然”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不经意间与月光相遇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自然与真实。接着,“私自惜幽凉”,诗人独自品味着月下的清凉,这一“惜”字,不仅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更蕴含了对孤独心境的自我抚慰。“怅望云千里,裁书雁几行”,诗人望着远方的云彩,思绪飘向千里之外,仿佛在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写信,通过大雁传递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云”和“雁”的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辽阔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与期待。“霜威入鬓早,烛焰照愁长”,随着夜色渐深,寒霜的威力似乎更早地侵袭了诗人的鬓发,而室内的一盏烛光,却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无法消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寒冷时的无奈与哀愁。最后,“指我栖迟路,低头愧未遑”,诗人思考着自己的归宿与未来之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甚至有些许自责,未能及时处理眼前的事务。这句诗将个人的迷茫与愧疚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与自我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思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在月夜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与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秋夜僧舍闻猿
唐·崔涂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夜闲
唐·元稹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沈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青云楼
明·郑鹏
青云楼上日徘徊,风景平临四面开。宿雾每将城锁断,夕阳长送鸟飞回。万家烟火湖山里,千里帆樯浦溆隈。几度辄兴乡国思,援毫欲赋愧非才。
祝英台近·孤馆积阴,独居无作。黄子芾孝廉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掳归思
清·周星誉
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
久雨次韵君俞
宋·李之仪
尘埃肺腑屡更时,淫雨平欺素颔垂。忽觉光辉慰岑寂,坐令华茂转离披。中痟未厌徒空壁,雅意安能系赤墀。独有晴明陪击节,回肠尤在不为诗。
丁丑岁初归鄞城
宋末元初·戴表元
城郭三年别,风霜两鬓新。穷多违意事,拙作背时人。雁迹沙场信,龙腥瀚海尘。独歌心未已,笔砚且相亲。
至日怀族子廷光(其二)
清·朱次琦
及尔一挥手,临风空断肠。乾坤余聚散,身世阅苍茫。朔吹零孤馆,江声碎夕阳。愁心惊晚序,连夜梦河梁。
秋咏十二首(其二)
清·洪繻
独自出门去,忽忽不知处。恍若得所思,旋觉无所与。鱼鸟起寸心,天渊入吾虑。举头得所爱,青山露林櫖。斜照含西峰,夕色误朝曙。胸次忽澹然,斯意谁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