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抒情
写景
怀古
咏物
写酒
写梅
写春
写老
春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辛酉年元旦时的感慨与生活细节。开篇“老饮屠苏渐后人”,以“老”字点明作者的年龄与地位,通过“后人”二字,暗示出岁月流转,自己已非年轻力壮之辈,饮屠苏酒也显得有些迟缓。接着“杯行一手更逡巡”,形象地描绘了饮酒时的动作,一手持杯,动作缓慢,透露出一种岁月带来的从容与淡然。“岁占共喜风从丑,春兴还忧雨浃辰。”这两句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担忧。新年之际,人们通常会满怀希望,期待新的一年带来好运,但同时也会担心天气等因素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农事活动。这里的“风从丑”和“雨浃辰”分别指代了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墙角探梅寒料峭,尊中浮柏味芳醇。”这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墙角的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酒尊中浮着的柏叶,不仅增添了酒的香气,也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最后,“醉馀墓道颜犹渥,镜里从知鬓巳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醉酒后的感慨。虽然脸上还保持着醉酒后的红润,但镜子中的白发却无情地揭示了岁月的流逝。这既是对个人衰老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自然、生命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安希范

108首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木兰花慢·过济南·中秋咏月
明末清初·吴伟业
冰轮谁碾就,千尺起,啸台东。记白傅堤边,庾公楼上,几度曾逢。今宵广寒高处,问嫦娥、环佩在何峰。天上银河珠斗,人间玉露金风。听江楼鹤唳横空。人影立梧桐。有宫锦袍绯,纶巾头白.....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二)
元末明初·王冕
潇洒山林惯雪霜,不同桃李竞芬芳。何缘作得春风梦?一夜吹香到玉堂。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春夜对月
清·朱令昭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清·许传霈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