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送别
情感思乡
离别
季节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首句“醉濡三斗墨淋漓”,以酒醉之态形容诗人挥毫泼墨,情感激昂,为友人的离去而作诗。接着,“为写江亭送别诗”点明了诗的主题——送别。“风雨闭门人病久,山花迎处马行迟。”这两句通过风雨和病态的描写,以及山花与缓慢前行的马匹,营造出一种凄凉、不舍的氛围。风雨象征着离别的艰难,闭门和病态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山花的迎送与马行的迟缓,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友人离别时心情的微妙表达。“楚江万里来迢递,越曲三声唱别离。”楚江与越曲,分别代表了送别之地与友人将去之处,两者相距遥远,增加了离别的距离感。三声别离之曲,更是直接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最后,“此日送君思往事,京华回首不胜悲。”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往日的相聚时光,心中满是不舍与悲伤。京华,即京城,此处暗含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张诩

389首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猜您喜欢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其二)
元·凌云翰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驼山寻梅重别俞氏兄弟
明·李孙宸
岁有梅花候,今年开独迟。长林犹带叶,冷蕊未盈枝。日暖蜂犹趁,林深鸟屡窥。归人不可住,攀折有馀思。
和汉老弟见寄二首(其一)
宋·虞俦
平安一雁带书来,顿解愁肠日九回。珍重梅花还庾岭,别离杨柳自章台。宦情落落思三径,世事悠悠付一杯。桃李河阳无好手,南坡随处剩栽培。
送吴明理归赣州寓舍
明·刘崧
江上芙蓉作锦红,飘飘归棹趁西风。乱山正在波涛外,故里犹迷烟雾中。四海交游春梦远,十年流落壮心雄。小楼昨日登临处,尊酒寒花孰与同。
菩萨蛮·出都日道中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高原十里寒芜绿。平林无数昏鸦宿。笑我未归家。可怜红日斜。凤城回首处。往事如烟雾。相送只西山。蛾眉弯复弯。
临安送郑左藏(其二)
宋·陈宓
还家香稻荐新红,乐岁佳辰定不空。绿醑好邀山月饮,紫鳞长与海潮通。不妨香火寻高士,祇恐经纶欠此翁。我亦欲归归未得,相逢端的是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