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坡
千
红
万
紫
外
,
爱
此
一
坡
松
。
远
意
溪
斜
绕
,
深
心
雾
半
笼
。
长
为
居
士
抚
,
不
辱
大
夫
封
。
一
枕
峣
然
在
,
云
来
便
失
踪
。
写景
田园
咏物
松
地点
峣然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松坡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松树独特情感的寄托。首句“千红万紫外,爱此一坡松”以对比的手法,将繁花似锦的春日与独树一帜的松坡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松坡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千红万紫”不仅指色彩斑斓的花朵,也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喧嚣,而“一坡松”则代表了自然的宁静与高洁。接着,“远意溪斜绕,深心雾半笼”两句,通过描绘远处溪流的蜿蜒曲折和近处雾气的轻笼,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松坡的幽静与超脱。这里运用了“远意”和“深心”两个词组,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遐想,也暗示了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长为居士抚,不辱大夫封”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赋予了居士(隐士)和大夫(官员)的身份,强调了松树的品格与地位。居士抚松,意味着松树是隐逸生活的象征;大夫封松,则体现了松树的尊贵与荣耀。这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松树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质。最后,“一枕峣然在,云来便失踪”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松坡在云雾中的若隐若现之景,既表现了松坡的险峻与壮观,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一枕,既指松坡的低矮,也暗含了人生短暂的感慨;云来便失踪,则寓示了世事如云,转瞬即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深邃,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张诩
389首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