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释文兆
宋
14首诗词
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籍贯:一作南越
- [宋] - 释文兆几年天柱居,韬光外浮世。多年隐居天柱山,抛弃尘世的浮华荣光。禅心混沌先,诗思云霞际。内心静如禅,诗歌思绪飘荡在云霞之间。山雪涤茶铛,溪泉濯祖毳。山雪洗茶锅,溪泉涤尘,清净无暇。富德鄙利徒,贵道轻权势。富人却鄙视追逐利益的人,贵在遵循道义,轻视权势。竹牖晴长开,松扉夜不闭。竹窗长久敞开,松树做的门夜不关闭。霜严庭树萎,雨暴龛灯翳。严霜使庭院的树木枯萎,暴雨让佛龛灯影昏暗。红叶遇寒烧,白头逢暖剃。红叶遇寒被烧焦,白发在温暖中剃净。终期为近邻,清话素相契。最终期待成为彼此的近邻,我们素来心意相通,可以畅谈清话。
- [宋] - 释文兆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采,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 [宋] - 释文兆苒苒从莎长,凄凉雨乍晴。莎草苒苒地生长,雨后初晴显得格外凄凉。穷秋閒客步,落日乱蛩鸣。秋日里闲逛着客步,落日下蟋蟀鸣声杂乱。近接苔阶迥,遥连竹径平。近处连接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远望则与平坦的竹径相接。杖痕兼鹤迹,来往自纵横。拄着拐杖的痕迹与鹤的足迹交织,来往之间自由纵横。
- [宋] - 释文兆终南关内见,寒翠叠空虚。译文:在终南关内,我看到寒翠的景色叠叠层层地布满空虚的空间。明代谁招隐,深秋自卜居。译文:在明代,谁又在此隐居呢?深秋时节我独自选择居住在这里。宵晴吟洞月,日晓饭溪蔬。译文:夜晚晴朗时吟咏洞中的月亮,白昼天明时则以溪边的蔬菜为食。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译文:此后,我若有嫌恶名声之心,应不会有我所作的诗词传到皇宫内被记入册书之中。
- [宋] - 释文兆事主惟公直,承恩赴历阳。译文:做事要公正正直,接受恩命前往历阳。舟浮淮水远,路绕楚山长。译文:乘船在淮水上飘荡,行程遥远;道路蜿蜒曲折,绕过连绵的楚山。馆谒僧侵月,郊迎吏蹋霜。译文:在驿馆拜会僧人,时间不知不觉已到月底;在城郊迎接官吏,踩着满地的秋霜。下车难久滞,飞诏即徵黄。译文:下车后难以久留滞留,因为很快就会收到紧急的诏书召唤我回去(黄色诏书代表紧急重要)。
- [宋] - 释文兆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抱持清白之心,谁又能与我为伍呢?我把自己献身在湘水之滨。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如今我身处的地方不再是楚国,再没有像你一样的人与我相伴。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沧海波涛中沉没了我的灵魂,古庙里聚集着寒冷的云气。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吊唁完毕,我踌躇不前,只能听到渔人的歌声独自响起。
- [宋] - 释文兆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河水分流形成了山岗的形势,春光融入了草木烧后的痕迹(这里指春天让草木烧后的痕迹焕发新生)。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这并不是说师兄我抄袭了古代的诗句,而是古代诗人的诗句与我现在创作的诗有着相似之处。
- [宋] - 释文兆扁舟宿江上,脉脉兴何穷。吴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风。东林秋信断,南越石房空。向此都忘寐,君应与我同。
- [宋] - 释文兆诗禅同所尚,邂逅在长安。我们都崇尚诗与禅,在长安偶然相遇。为客闲相似,趋时懒一般。作为异乡的旅人,我们的闲适生活相似;追求世俗事务的决心却同样懒散。分题秋阁迥,对坐夜堂寒。我们分别在秋天的阁楼里写诗,对坐于夜里的厅堂,感受着寒意。未遂归山计,流年鬓已乾。还未实现归隐山林的计划,就已因时间的流逝而白发丛生。
- [宋] - 释文兆近闻高静趣,犹寄广陵居。近来听到一种高雅清静的情趣,仿佛这种情趣还寄托在广陵的居所里。夜会听琴阻,秋期看月疏。夜晚的聚会因为听琴而变得有趣,秋天的约定因为看月亮而变得稀疏。几成归越梦,久绝入梁书。几乎要实现归越的梦想,很久没有看到梁间的书籍了。四释分题处,年来一榻虚。四处寻找写诗的地方,近年来只有一个空床榻供我休息。
- [宋] - 释文兆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
- [宋] - 释文兆动静非常态,超然西去心。动态与静态不是寻常的状态,心境超脱常人向西而去。水期经洛听,云约到嵩吟。听水声经过洛阳,看云朵聚集到嵩山并低声吟咏。斋访烟村远,禅依竹寺深。前往远方的烟村进行斋戒拜访,禅意依附于竹林深处的寺庙。祇应风雅道,相府是知音。只有风雅之道才应该被重视,相府是真正的知音。
- [宋] - 释文兆西山乘兴宿,静称寂寥心。乘着兴致来到西山住宿,这里寂静的环境正合我孤寂的心意。一径杉松老,三更雨雪深。一条小路两旁的老杉树和老松树,在三更时分被深厚的雨雪覆盖。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沈。草堂里僧人的呼吸声都显得安静,云雾缭绕的楼阁中,磬声沉静悠远。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我没有在这里长久居住,但会等待天亮去寻找那双峰的景色。
- [宋] - 释文兆倚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清。倚着船桨望向云边,从这狭谷中可以清晰看出寥寥的景象。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内心若无牵挂之事,忧愁便不会从这宁静中生出。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山峰在露水的点缀下显得更加遥远,而那悬挂在空中的月亮则明亮如圆盘。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谁与我同听这自然之声,完全理解并创作出这诗篇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