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陆文圭
宋末元初
625首诗词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生卒年:1252~1336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况值艰难日,那当老病身。面对艰难的日子,我身患老病,倍感无力。后生欺旧辈,俗吏笑高人。后生晚辈欺凌旧日同辈,庸俗的官吏嘲笑品德高尚的人。易扫张超雾,难清庾亮尘。虽然容易扫除张超的迷雾(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困境或难题),但难以清除庾亮的尘埃(此处或许暗示清除官场上的不洁之事)。盐梅正相得,鼎鼐盍调新。幸而我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辅佐朝廷,治理国家,以共同促进政治的清平。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幕府今何处,青山水绕城。幕府如今在何处?青山绿水环绕着城池。乌程有美酒,还肯饷春耕。乌程这个地方有美酒,仍愿意用美酒犒劳春耕的人们。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黄甲旧书生,明廷推一鹗。译文:一位穿着黄甲的老书生,在明朝朝廷中被推举为一只高飞的海鸟。岁莫戢羽翰,静听华亭鹤。译文:年岁渐长,要收敛自己的羽翼,静下心来倾听华亭的鹤鸣。盛衰今昔异,出处老少各。译文:如今与过去的盛衰已经不同,无论是从何处来,还是老少都有所不同。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恶。译文:那位老人确实是一位奇人,他的儿子也不差。斥鴳伏卑枝,寄声谢寥廓。译文:被排斥的燕子藏在低矮的树枝上,它以声音传达着对广阔天空的感谢。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客至从容奉笑谈,晚知蔗境味尤甘。客人到来时我们从容不迫,以笑脸相迎,畅快地交谈;晚上的时候,我们知道甘蔗的甜味更加浓郁。曲江进士题名遍,安用山人起水南。曲江边进士们的题名无处不在,哪里需要再让山里的隐士从水南开始(这里可能是指某种排名或评价)。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新息父贾彪,南阳母杜诗。新任的县令像贾彪一样有威望,南阳的郡守像杜诗一样有慈悲心。束吏如官奴,护民如婴儿。管理官员像官奴一样严守纪律,保护百姓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李侯妙政术,千古同襟期。李侯的政治才能十分高妙,他的胸怀与古人相通。高寒月半弓,清粹玉一规。在高寒的月夜下,他的品行如同玉规一样清正。掘菜朝为齑,脱粟暮作糜。早上吃的是简朴的菜齑,晚上吃的是脱壳的糙米做成的糜粥。但闻读书声,不闻儿啼饥。只听到读书的声音,听不到孩子们因为饥饿而啼哭。褚衣敝再浣,枥马瘦莫骑。衣服破旧了再补,马匹瘦弱就不再骑。今朝侯生辰,父老持酒卮。今天是李侯的生日,乡亲们手持酒杯前来祝贺。厨传寂如水,不知侯所之。厨传里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李侯的去向。介寿古有言,此意亦复辞。祝寿的言辞古已有之,但这份心意也是辞别之意。独立古梅下,遥赴天仙期。独自站在古老的梅树下,遥望着前往天界仙境的归期。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陈为台望族,不数谢与钱。我与台地是望族,不必再提谢家与钱家。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这里的贵人因科举而显赫,而那里的人则因婚姻关系而连结。吾犹及乃祖,执鞭慕先贤。我还能记起你的祖父,向往着效仿先贤执鞭追赶。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乱后我有幸遇到严君,同他握手,我们是同一年的人。事功竟落落,世虑日日煎。你的事业虽然落落有致,但世间的忧虑仍旧煎熬着。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你所崇尚的荣誉无法再度振兴,只有深深的遗憾深埋于泉下。君如丹凤雏,五采何翩翩。你就像丹凤的雏鸟,五色斑斓的羽毛何其炫目。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你作为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在秋天的思考显得尤为浩然。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文化的运势如今再次光明,如同六十年一轮的天道运转。老我终白屋,看子收青毡。我最终只能居于白屋之中,看你收取青毡。浙水东西流,北风送南船。浙水从东向西流去,北风送着南行的船只。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赤城几日能到达呢?那是夕阳边雁影飞向的方向。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绨袍谁念故人寒,转徙萧然老伯鸾。“绨袍谁念故人寒,转徙萧然老伯鸾。”幸喜云山无屋碍,始知天地出门宽。“幸喜云山无屋碍,始知天地出门宽。”悠悠岁月蚁旋磨,落落功名鱼上竿。“悠悠岁月蚁旋磨,落落功名鱼上竿。”金谷已无歌舞地,辋川犹有画图看。“金谷已无歌舞地,辋川犹有画图看。”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小却官虽晚,先登艺最优。虽然官职微小且升迁较晚,但你的才华技艺却是最优秀的。文章九州外,科目万人头。你的文章不仅在九州之内广为传颂,更是在众多科目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桂折金天月,芹空泮水秋。你如桂树般在金秋的月光下折枝,又像芹草般在泮水之畔的秋天里显得格外空灵。澄清赖君辈,宪府正旁搜。你的清正廉洁,需要依靠像你这样的君子来维护,而宪府也正广泛地搜求着像你这样的人才。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君马三渡白沟河,沟水东流青草多。1、你跨越三道白沟河向东行进,白沟河的水滚滚向东流淌,岸边的青草生长茂盛。踞鞍顾盼聊试耳,伏枥悲歌奈老何。2、骑在马背上回头四望,试着听听风声水声,我即使年老,依旧心怀壮志,悲歌抒怀。古人千金重然诺,把臂况受生死托。3、古人非常重视承诺,一旦与人结为朋友,就会把生死都托付给对方。肯先申白独辞楚,且伴机云双入洛。4、有人愿意像申不害一样先到楚国施展才华,也有人愿意像机云一样双双进入洛阳寻求机遇。道远始知离别苦,地僻应思宦游乐。5、离别的时候才会明白距离的遥远,而远离繁华之地也自然会想起为官的乐趣。荣名日久当日厌,浮生花开又花落。6、随着时间推移,昔日的荣誉最终会令人厌倦。生命中花朵般短暂绚烂后便枯萎凋落,人世间也是这样生灭不息。平世应无战国材,选贤何日到金台。7、太平盛世中可能难以再有战国时期那样的人才了,不知何时能选出贤才去往金台之上。寄声玉堂老仙伯,桂树秋风归去来。8、请你告诉那位玉堂里的老神仙(或尊贵的官员),像秋天的桂花一样(借指我)随时准备离开尘世归隐去山中(或归隐)。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人笑学官如兔丝,谁能千里远寻师。别人嘲笑学官就像兔丝草一样无能,却不知谁又能去千里之外寻找好的老师呢?归田便觉知机早,舂市应嫌见事迟。回归田园就觉得自己抓住机会很早,或许市场会觉得反应不够迅速而错过一些机会。纵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即使想鞭策自己前往远方,又何必带着疑虑去按剑呢?世人多享容容福,白璧从来不可为。世人都喜欢享受表面的福气,但像白璧那样没有瑕疵的人,行为是不可能永远没有争议的。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小立娉婷,歌声低遏行云住。不胜珠翠。她静静地站立,姿态优美,她的歌声低沉,仿佛能让行云停下来。她戴着珍贵的珠宝首饰,光彩照人。玉面慵梳洗。除却姚黄,魏紫谁堪比。君描取。她的美貌连梳洗都显得懒洋洋的。除了姚黄和魏紫,还有谁能与她相提并论呢?任君描绘吧。卷中人美。得似崔徽未。画卷中的人儿美丽动人,就像崔徽一样难以比拟。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我衰惜别离,数日辄作恶。我年老惜别离,数日就感觉心神不宁。老怀自当尔,尝恐儿辈觉。这是自然的衰老,我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察觉到。君器如璠玙,似可寘台阁。你的气质就像璠玙(一种美玉),似乎可以放在朝廷的台阁之上。莫辞簿书苦,亦有宦游乐。不要害怕繁杂的文书工作之苦,其中也有做官的乐趣。久厌黄田鱼,去听华亭鹤。已经对吃黄田鱼感到厌倦了,想去听那华亭的鹤鸣。亭下有高士,滴露草玄学。亭子下面有位高士,他正滴露研墨学习。持诗道甫讯,进拜复前却。拿着诗书去询问你,拜见你又退却了。问我今何如,痴顽胜如昨。问我今天怎么样,我告诉你我依然痴顽如昔。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清江漠漠漾晴沙,门对青山买酒家。樯外一声金弹子,流莺惊起落庭花。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此身如断蓬,飘萧随北风。钱塘一望地,家住西湖东。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旋沽腊醑供园菜,小簇春盘撷土蔬。老子兴来犹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远书每劝加餐食,新学多承问起居。大息吾年馀几耳,閒愁不乐复何如。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四持宪节遍南方,屡表陈情返故乡。殊俗今犹歌德政,老天胡不爱忠良。山空虎逝狐狸出,春去花残蛱蝶忙。五十人生不称夭,独怜华发在高堂。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某丘某水记儿时,陈迹迷茫问不知。某座山丘某片水域的景象,是我儿时的记忆,那些陈旧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询问了解。观里看花空有菜,山南种豆落为萁。看到那里的花田却只剩下空旷的菜地,山南种植的豆子最终化为灰烬般的萁草。林疏想弋逋仙鹤,壁坏应墁坡老诗。树林稀疏仿佛能想象到仙鹤在此翱翔,墙壁破败应该也曾经墁坡老诗人的诗篇。只怪西湖顽面目,浓妆犹自学西施。只怪西湖那顽皮的面容,即使浓妆艳抹也还是学不来西施的美丽。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荣华露槿落纷纷,苍狗依然是白云。荣华如槿花般短暂易逝,纷纷落下,而苍狗(指变幻莫测的人生)依旧在白云之间漂浮。荆渚止称前进士,灞亭不识故将军。在荆渚只能被称作正在前行的进士,灞亭上也不再认识过去的将军(意味着人物在时间中流逝,昔日荣耀不再)。人间无乐徒劳子,天上求文即召君。人世间没有乐趣,只有徒劳无益的劳作;在天上求取(名篇)佳作便能召唤(来更多美好)君子的目光。楚些西风将泪去,只鸡他日酹秋坟。如同西风拂过楚地,将泪水带走;只希望有一天能像祭祀秋坟一样,用一只鸡作为祭品来纪念过去。
- [宋末元初] - 陆文圭故交皆疏柳子厚,新贵不识王元之。译文:旧日的朋友都已经疏远了,就如同柳宗厚一样(这里用柳子厚来代指人)。而那些新晋显贵则不理解或不认识王元之(此处的“王元之”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或寓言中的形象)。袖中刺字已漫尽,一童犹负囊中诗。译文:在衣袖里刻的铭言早已随着时光模糊不清,但是一个小孩子依旧在身边肩负着那些珍藏的诗句(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诗人在说自己仍不忘旧志,时刻都携带诗词的记忆或诗歌创作作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