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杭
怀
古
呈
史
药
房
某
丘
某
水
记
儿
时
,
陈
迹
迷
茫
问
不
知
。
观
里
看
花
空
有
菜
,
山
南
种
豆
落
为
萁
。
林
疏
想
弋
逋
仙
鹤
,
壁
坏
应
墁
坡
老
诗
。
只
怪
西
湖
顽
面
目
,
浓
妆
犹
自
学
西
施
。
怀古
写景
山水
情感
西湖
译文
某座山丘某片水域的景象,是我儿时的记忆,那些陈旧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询问了解。
看到那里的花田却只剩下空旷的菜地,山南种植的豆子最终化为灰烬般的萁草。
树林稀疏仿佛能想象到仙鹤在此翱翔,墙壁破败应该也曾经墁坡老诗人的诗篇。
只怪西湖那顽皮的面容,即使浓妆艳抹也还是学不来西施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入杭怀古呈史药房》。诗人以回忆童年在某丘某水边的生活为引子,感叹过去的陈迹已经模糊不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提及曾经的花园如今只有菜蔬,山南的豆田也已荒废,只剩豆茎如萁。诗人想象林中可能仍有逋仙(指隐士)的仙鹤,而破败的墙壁似乎还残留着坡老(苏轼)的诗句,暗示历史的痕迹。诗人接着批评西湖似乎始终保持着顽固不变的面貌,即使经过岁月变迁,依然浓妆艳抹,如同学着西施的姿态。这句寓言式的话语,既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又暗含对西湖历久不衰魅力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变迁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富有哲理。
陆文圭
625首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