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
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用于事情很容易做到。
解析
“叹为观止”与“登峰造极”区别在于:“叹为观止”多用来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令人赞叹不已;“登峰造极”常用来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堪称顶峰。
示例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典故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被邀请观赏周朝的音乐舞蹈,当乐工表演到舜时的乐舞〈韶箾〉时,他赞叹的说:“舞蹈中表现了舜完美、伟大的德性,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即使有更伟大的风范,也无法超越了,看到这里就够了!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观赏了。”后来“叹为观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叹,通“叹”,称赞、赞美之意,所以“叹为观止”也作“叹为观止”。
故事
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来到鲁国,表示愿与鲁国结盟世代友好下去,鲁国用舞乐招待他。季札精通舞乐,一边观赏,一边品评,当演出《韶箭》舞时,季札便断定是最后一个节目,说就看到这里吧。鲁国人非常吃惊他能预知最后的节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