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八落
拼音
qī líng bā luò
释义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解析
“七零八落”和“乌七八糟”;都可形容“乱得一塌糊涂”。但“七零八落”偏重在无条理;无秩序的乱;使用的范围广;“乌七八糟”偏重在“糟、污”;多用来形容糟糕、污秽、恶劣。
示例
一个小小家当,弄得七零八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
典故
“七零八落”一语当从“零落”一词变化而来。汉语使用“七wū八wū”来构词的情形很普遍。例如“七上八下”、“七拼八凑”等。多有不整齐、零散的意思。“零落”一词出现的时代很早,原指草木凋落,如战国楚・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来可引申死亡、落魂、零散等意思。可见“零落”的意思相当广。出现“七零八落”比较早的文献像《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临江军有文禅师》说:“无味之谈,七零八落。”推测禅师的语义,“七零八落”应当是零散的意思。后来的用法也偏于这个意思,往往指一个完整的个体,分散开来。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也可以形容支离破碎,残败不完整。例如《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一个小小家当,弄得七零八落。”也可形容稀少。例如:“台下观众七零八落,场面非常冷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