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顾右盼

拼音
zuǒ gù yòu pàn
释义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顾、盼:看;望。
出处
三国・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解析
“左顾右盼”与“东张西望”有别:“左顾右盼”多用在书面语里;“东张西望”多用在口语里。
示例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典故
“左顾右盼”原作“左顾右眄”。这句成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样子。在曹植的〈与吴季重书〉中的:“左顾右眄,谓若无人。”是曹植赞美吴季重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纵横古今,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后来“左顾右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志得意满的样子。出现“左顾右盼”的书证如唐・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诗:“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这里的“左顾右盼生光辉”也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得意满时的神态。后亦用“左顾右盼”指左看右看,四处观察,如:《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说郭璞先生,行到山麓之下,前观后察,左顾右盼,遂将罗经下针,审了方向。”或指顾虑太多,犹豫不决的样子,如明・李贽《焚书・卷五・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以故瞻前虑后,左顾右盼。自己既无一定之学术,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