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余生

拼音
hǔ kǒu yú shēng
释义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出处
唐・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逃脱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
示例
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七回)
典故
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盗跖是天下大盗。孔子对柳下季说:“你是鲁国贤人,弟弟却是盗贼首领,你不觉得羞耻吗?我愿意替你去劝说他。”柳下季对孔子说:“盗跖个性残暴,容易发怒,根本不受教,我劝你不用去了!”孔子不听,还是去见了盗跖,后来被盗跖用言语羞辱了一顿,讨了个没趣,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到鲁国东门外,刚好遇见柳下季,柳下季问孔子:“几天不见,是不是去看盗跖了?”孔子说:“是啊!盗跖果真不受教,顺他的意就让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险,真有如『料虎头,编虎须』,我差点被老虎吃掉啊!”后来“虎口余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冒大险而不死。
故事
宋朝湖州农民朱泰家贫,靠打柴为生养活家中老母。一次打柴途中碰到一只老虎,他被老虎扑在地上,他大喊:“我死了,老母怎么办?”老虎被吓跑。乡亲们赶来看他,庆贺他从老虎嘴里逃出,把他的名字改为朱虎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