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不足

拼音
měi zhōng bù zú
近义词
释义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大体很好。
示例
他是个迷人的小伙子,美中不足的是个子矮。
典故
“美中不足”意谓事物美虽美,但却仍有不足,不完美的地方。这句成语可见于《运甓记》。明朝剧作家吾丘瑞的《运甓记》,是写晋代名臣陶侃由穷困到飞黄腾达,官封太尉,都督八州诸军的故事。因陶侃在广州刺史任内,每日搬运砖块以锻炼体力,而取名《运甓记》。第二三出,写陶侃在睡梦中梦见自己身上长出八只翅膀,飞上天看见九道天门,飞过其中八道,最后一道门却进不去,被守门人杖击掉了下来,折断了左边的翅膀。醒来后觉得腋下隐隐作痛,于是请来解梦人解其吉凶。解梦人就说这是代表才士贤臣为时所用的兆头。飞过八道门,代表将来会镇守八州;一道门进不去,则指一州未归掌握,而遭杖击折断翅膀,这是美中不足,有缺陷的地方。如果过了最后一道门,将会极为尊贵啊!后来“美中不足”就用来形容事物虽美,但仍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