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
拼音
huò bù dān xíng
释义
祸:灾难;行:到来。 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出处
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常与“福无双至”连用。
示例
1. 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2. 祸不单行,那个私立中学因为吃了一家钱庄的倒帐,发不出薪水了。(叶圣陶《得失》)
典故
战国韩国君昭侯在位第二十五年,国内发生大干旱,民间缺粮闹饥荒,但是昭侯却在这个时候兴建一道高大的门。楚大夫屈宜咎得知后,断言昭侯将出不了这道门。他说:“因为韩国去年才发生秦国攻占宜阳的事情,今年又闹干旱、饥荒,这时不仅不怜恤人民的急难,却只是反而更加奢侈浪费,正所谓福祐不会接连而来,祸害却会接踵而至。”果然高门一建好,昭侯刚好去世,他竟然真的没有出过这道门。后来“祸不单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