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
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示例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典故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世袭而封为淮南王,曾经和众门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书,内容兼融先秦各家的学说。在《淮南子・说林》中提到“捕获了狡兔,就把猎犬烹煮来吃;射尽了高飞的鸟,强弓就被收藏起来”,意指事情成功之后,有功之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因为才能出众受到猜忌,而遭到杀害或疏远。后来“兔死狗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
故事
春秋末期,楚国的范蠡和文种到越国去做官,辅佐被吴王夫差打败的勾践,他们发奋图强,终于使越国强大,最后灭了吴国。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就到齐国隐姓埋名经商,他写信劝文种离开说:“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不信后被勾践所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