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

拼音
hǔ tóu shé wěi
释义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解析
“虎头蛇尾”和“有始无终”;都表示做事情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不同在于:①“虎头蛇尾”多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有始无终”没有此意。②“虎头蛇尾”是比喻性的;用于强调不了了之的意思时;“有始无终”是直陈性的;用于强调半途而废的意思时。
示例
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冰心《陶奇的星期日记》)
典故
“虎头蛇尾”是指虎头形大,蛇尾体小。就是做事情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却无声息而马马虎虎的意思。元代康进之所著的《李逵负荆》这出戏剧,内容是写梁山泊好汉李逵,误会宋江和鲁智深强抢酒店老板的女儿,经过酒店老板的指认,知道自己弄错了,就负荆上山请罪,并且捉到两个冒名作歹的恶人,将功赎罪。典源这里节录的内容是写李逵回到山上,怒气冲冲的向宋江、鲁智深质问的情节。他骂道:“你们的行为卑鄙,心肠狠毒,做的时候声势浩大,人尽皆知,现在却不敢承认,虎头蛇尾。不是我事外再生事端,也不是找你们麻烦,谁要你们强夺别人的女儿事情被我知道了。”后来“虎头蛇尾”可能就是出自此处,被用来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或亦用来比喻文章开始写得很好,结尾极差。
故事
清朝时期,官场十分腐败,只要有钱就可以捐官。京城的都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湖南巡抚接到皇上的指令,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并声言对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当场抓了他二少爷的枪手,此事就只好虎头蛇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