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

拼音
shǐ wú qián lì
释义
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出处
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重大事情。
解析
“史无前例”与“前所未有”区别在于:“史无前例”偏重在“史”和“例”;用于强调历史上从未有过;而“前所未有”指以前没有;语气较轻;适用范围比“史无前例”广。
示例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的一页。
典故
据《南齐书・卷四六・陆慧晓列传》载,陆慧晓,南朝齐人,字叔明。为人清高正直,不随便与人结交。被举为秀才,历官诸府行参军,后因母亲年老而求返家侍养,有十多年不任官职。一直到南朝齐太祖萧道成在刘宋辅政时,再度出任尚书殿中郎。萧道成登皇位后,仍引荐为官,一路转任至右长史(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非常重要的官职)。当时的左长史为谢朏,也是个才气极高的人,十岁便能写文章,有一挥而就的文才。有一次太祖孙萧子良便问臣下王融说:“我们府上所拥有的两位辅佐人才,过去有谁可以相比拟吗?”王融回答:“同时有两个如此杰出的人才,这样情形之前是不曾有的。”后来“史无前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以往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