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
反义词
释义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
清・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同乘人之危。
解析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都含有“趁混乱时机捞一把”的意义。但“趁火打劫”语义重;含有“乘人之危”的意思;“浑水摸鱼”有时指故意制造混乱。
示例
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典故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里失火、一片慌乱时抢劫财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里解释“趁火打劫”的状况时,便说这些盗贼都是临时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里失火时,即赶快召来同伙进入火场,看到东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时,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帮你把财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后下结论说他们是“仓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后来“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于趁人失火时抢劫财物,语义扩大到凡是乘人之危,从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