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
拼音
fēng huǒ lián tiān
释义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战争。
示例
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烽火连天之下,便不欢乐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典故
“烽火连天”系由“烽火”及“连天”二语组合而成。 “烽火”是古代边防据点用来报警的烟火。《史记・卷四・周本纪》:“有寇至,则举烽火。”意思是说有外敌来犯,就燃起报警的烟火。 “连天”是与天空相连的意思,《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记载,王莽百万军队逼近昆阳,将昆阳城包围数十重,列营百余座,一时“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烽火连天”,比喻战争接连不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