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汾
五
贤
咏
五
首
(
其
四
)
太
史
公
爱
有
所
见
忘
,
忠
有
所
见
疑
。
古
来
非
一
朝
,
人
道
每
如
兹
。
悠
悠
太
史
公
,
言
论
适
有
期
。
谓
必
情
可
白
,
宁
知
事
参
差
。
奇
文
虽
自
解
,
骤
骥
谅
难
追
。
巷
伯
彼
何
人
,
千
载
存
其
诗
。
怀古
情感
历史
咏史
人伦情感
读史感慨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河汾五贤咏五首(其四)太史公》。诗中探讨了爱与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评价时可能面临的误解和偏见。首句“爱有所见忘,忠有所见疑”点出了主题,表达了爱与忠之间的冲突,人们在追求爱的同时可能会忽略忠诚,反之亦然。接下来的“古来非一朝,人道每如兹”,指出这种现象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历史长河中的常态。“悠悠太史公,言论适有期”提到司马迁(太史公),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言论在恰当的时期被提及。接着,“谓必情可白,宁知事参差”则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复杂性的认识,即人们往往认为情感可以澄清一切,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奇文虽自解,骤骥谅难追”进一步强调了理解历史的困难,即使是最杰出的作品也难以完全解释历史的复杂性,就像即使是最快的马也难以追赶时间一样。最后,“巷伯彼何人,千载存其诗”将话题引向了历史人物,提出尽管他们可能只是普通人,但他们的作品却能流传千年。这不仅是对司马迁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肯定。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历史和时间的复杂性,以及在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时所面临的挑战。
猜您喜欢
读史偶成
清·边浴礼
西京人物易消磨,虚设贤良孝弟科。误尽宣元两朝事,鼠奸难去虱臣多。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岘山
宋·韦不伐
羊公民爱深,原叔复善政。缉祠流声诗,才德交辉映。
秀华续咏(其二十七)三国夫人
清·黄金石
倾国倾城聚一家,金钱百万助铅华。马嵬一夜淋铃雨,落尽春前姊妹花。
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咏史·高堂隆
宋末元初·陈普
负土衣冠乱满园,不知曹德是轩辕。土山白尽忠臣发,何似初来莫妄言。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