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言
(
其
一
○
四
)
倾
侧
华
阳
醉
再
三
,
骑
龙
遇
晚
下
南
岩
。
眉
因
拍
剑
留
星
电
,
衣
为
眠
云
惹
碧
岚
。
金
液
变
来
成
雨
露
,
玉
都
归
去
老
松
杉
。
曾
将
铁
镜
照
神
鬼
,
霹
雳
搜
寻
火
满
潭
。
写景抒情
山水
写物候
夸张修辞
神仙传说
译文
华阳仙人醉倒了多次,乘着龙在傍晚降落在南岩峰上。
他的眉毛因舞剑而闪烁如星辰电光,衣裳因睡在云中沾染了青翠山岚。
修炼的精华转化成了雨露,他回归玉都,让老松杉得以长青。
他曾用铁镜照见神鬼,雷电之力在潭水中激荡,犹如满潭烈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华阳山饮酒至醉,再次骑龙降临南岩的奇异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想象空间广阔,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对自由不羁的追求。"眉因拍剑留星电"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澎湃,如同剑锋划破夜空,留下流星般的闪电,充满了力量感和英雄气概。"衣为眠云惹碧岚"则是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云如同诗人的睡衣,而碧岚亦被赋予情感,显得既柔和又神秘,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金液变来成雨露"和"玉都归去老松杉"两句,更是将自然界的元素(如金液、雨露)和时间的流转(老松杉)联系起来,透露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永恒与变化的深刻感悟。"曾将铁镜照神鬼"一句,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将铁镜这个实用之物赋予了探索精神世界的象征意义,显示出诗人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究。最后,"霹雳搜寻火满潭"则是以强烈的音响效果和激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于生命力的追求和热爱,以及面对自然界巨大力量时的勇敢态度。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鲜明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自由与超脱、自然与生命力的深刻探索。
吕岩
326首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
宋·张孝祥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