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居
十
咏
(
其
四
)
双
松
少
时
亲
手
植
双
松
,
昼
爱
层
阴
夜
听
风
。
今
日
岁
寒
踰
五
纪
,
也
应
心
似
主
人
翁
。
咏物
怀古抒情
写风
四季
植树
时光流转
山水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退居十咏(其四)双松》。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亲手种植的两棵松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松树已经历了五个纪元,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对这两棵松树的深厚情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点给予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少时亲手植双松,昼爱层阴夜听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松树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今日岁寒踰五纪,也应心似主人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诗人虽已退居,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如同对待自己的主人一般,对这历经风雨的双松充满了深情与敬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
赵抃
735首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猜您喜欢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唐·窦庠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烟.....
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移湖州长史
唐·皎然
爱君溪上住,迟月开前扃。山火照书卷,野风吹酒瓶。为谁留此物,意在眼中青。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宿昔邢城功,道高心已冥。贪将到处士,放醉乌家亭。
宣州崔大夫閤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唐·白居易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代人与荆襄李制帅
宋·释居简
桃花武陵原,千骑访旧游。旧题鬼神护,苔藓封蛟虬。是时原中花,炫昼烂不收。稚耄相欢呼,再拜罗道周。一闻謦咳声,曰似吾故侯。侯今飞上天,盟在沧江鸥。公来席未温,玉帐凉生秋。粘.....
和汉老弟见寄二首(其一)
宋·虞俦
平安一雁带书来,顿解愁肠日九回。珍重梅花还庾岭,别离杨柳自章台。宦情落落思三径,世事悠悠付一杯。桃李河阳无好手,南坡随处剩栽培。
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宋·张耒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巨鳌竭.....
简蔡天任
宋·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羁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题养拙轩
宋·徐玑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月明未免虾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自叹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