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家
夏
日
既
苦
长
,
夏
夜
何
悠
悠
。
岂
伊
时
序
乖
,
客
子
心
多
愁
。
当
窗
明
月
光
,
恍
若
曙
影
流
。
披
衣
出
中
庭
,
星
悬
屋
角
头
。
言
念
高
堂
亲
,
深
居
在
层
楼
。
忽
望
阴
云
生
,
思
子
尚
北
游
。
夏日景色
思乡
月光
夜晚星象
译文
夏日漫长难耐,夏夜却显得格外悠长。
难道只是时序错乱了吗?旅居他乡的人心中却多了一份忧愁。
当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时,其亮度仿佛是黎明的曙光在流动。
我披上衣服走出庭院,看到星星悬挂在屋角之上。
想到高堂上的亲人,他们深居在层楼之中。
忽然看到阴云密布,想到你还在北方游历。
赏析
这首诗名为《思家》,是明代诗人秦延照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夏日既苦长,夏夜何悠悠”,开篇即点明夏日昼长夜短的特点,以“苦长”和“何悠悠”形容夏夜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孤寂与等待的氛围。接着,“岂伊时序乖,客子心多愁”,诗人感叹季节的更替似乎与内心的情感不相匹配,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当窗明月光,恍若曙影流”,诗人抬头望见窗外明亮的月光,仿佛晨曦的光影在流动,这一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感伤,月光下的静谧与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随后,“披衣出中庭,星悬屋角头”,诗人起身走出庭院,仰望星空,星辰闪烁,仿佛触手可及,但现实却是孤独一人。“言念高堂亲,深居在层楼”,诗人思绪飘向远方,想起了家中年迈的父母,他们独自生活在高楼之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最后,“忽望阴云生,思子尚北游”,诗人突然看到乌云密布,想到自己还在北方漂泊,未能回家陪伴亲人,心中更加愁绪难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
猜您喜欢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十六)
宋·周端臣
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懊恼一场春不管,月明空自立黄昏。
十六夜月不寐
明·王世贞
瑶镜破疏枝,西风敞夕帷。流光岂不惜,圆景渐成亏。脉脉凭谁语,娟娟静自窥。故乡俱一点,含意暂教迟。
刘閤舍迁居山中
宋·董嗣杲
玉粒荣途税驾难,遁栖山屋乐颜箪。写梅当画同谁赏,采菊成粮独自餐。五字诗成消兴晚,半缶酒熟抵秋寒。太空月色清如洗,多向疏林缺处看。
临江仙(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修到南屏山下住,四时花雨迷濛。溪山幽绝梦谁同。人间閒夕照,销得一雷峰。极目寥天沉雁影,断魂凭證疏钟。淡云来往月朦胧。藕花风不断,三界佛香中。
寄青龙寺原上人
唐·无可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忆江南(其四)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月半夜泊鹊尾诗
南北朝·刘孝绰
客行三五夜,息棹隐中洲。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
竹(其一)
宋·赵葵
一抹轻烟隔小桥,新篁摇翠两三梢。惜春不觉归来晚,花压重门带月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