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渎
神
·
本
意
二
首
(
其
二
)
月
冷
小
姑
游
。
闻
郎
江
上
清
讴
。
自
将
裙
带
系
箜
篌
。
繁
霜
一
曲
惊
秋
。
同
在
青
溪
桥
畔
住
。
郎
自
不
知
侬
处
。
落
叶
群
乌
飞
去
。
夜
深
贪
共
郎
语
。
爱情
山水
思乡
场景
译文
月色清冷,小姑独自游荡。她听到江上传来郎君的清唱,于是将裙带系在箜篌上。
霜华满天,一曲曲地演奏惊动了秋天的静谧。小姑和郎君都住在青溪桥畔,然而郎君却不知道小姑此刻的心思。
落叶纷飞,群鸟飞散,夜色已深。小姑仍与郎君密语相谈,贪恋这深夜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河边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月冷”、“清讴”、“繁霜”、“落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月冷小姑游”,以“月冷”二字开篇,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清寂,仿佛月光也带着一丝凉意,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闻郎江上清讴”,听到了远处传来郎君的歌声,这歌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郎君的歌声与月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自将裙带系箜篌”一句,展现了女子的细腻心思。她将裙带系在箜篌上,或许是在等待郎君,又或是寄托着对郎君的思念。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女子的柔情,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繁霜一曲惊秋”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霜降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女子的一曲歌唱,仿佛唤醒了季节的更替,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后半部分,诗人将场景转移到了“青溪桥畔”,这里成了两人相遇的地方。然而,“郎自不知侬处”,郎君并未察觉到女子的存在,这种距离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爱情中的无奈与遗憾。“落叶群乌飞去。夜深贪共郎语。”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落叶随风飘落,乌鸦成群飞过,夜深时分,女子渴望与郎君交谈,但这份渴望却难以实现。落叶与乌鸦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机会的错过,而“贪共郎语”则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爱情中的一份美好与遗憾,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无奈。它不仅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越女词五首(其四)
唐·李白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