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雨
山水
秋天的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赞美
动物

译文

严寒中鸟儿无法找到固定巢穴栖息,纤细的雨滴欲下却好似将要化为泥浆。
松枝鸣动中,煮好的茶水入汤鼎的声音清晰可闻,火炉里的火势渐渐低微。
世间万物的运转变化都是均匀而平稳的,就如同野马奔跑一样;人的一生则像被遮盖住的醯鸡(一种酒坛子里的昆虫)一样,被岁月蒙上尘埃。
青山黄叶之间,是通往兰亭的路。我回忆起过去,呼唤着邻居老翁,希望我们能够一起耕作,共同劳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雨后的景象,诗人陆游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磔磔寒禽无定栖"写出了寒冷中鸟儿觅食的艰难,"纤纤小雨欲成泥"则展现了雨滴微小而密集,道路变得泥泞的情景。接着,"松鸣汤鼎茶初熟"通过松声和煮沸的茶水,营造出温暖的室内氛围,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雪积炉灰火渐低"进一步描绘了炉火虽弱但仍在燃烧,暗示着生活的坚韧不息。"一气推移均野马"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变化比作奔腾的野马,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转。"百年蒙覆等醯鸡"则以醯鸡(即蝼蛄)的生命周期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最后,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青山黄叶兰亭路",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与邻居共享农事劳动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自然景色之中,体现了陆游诗歌的鲜明个性和深厚的人生感慨。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