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记事
秋景
物候
季节
秋天
哲理
病中感怀
夜景

译文

我心何敢羡慕那荣华富贵的生活,只因自己无功可居,仍愧对蕨菜和薇菜(古人以野菜充饥)。
浦边水面上,鸟儿穿过稀薄的云雾飞去,在柳树的阴影下,人们扛着一把锄头回来。
病痛使我感叹头发稀疏且渐渐变白,老去的我发现最初的自己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
庭院前的一百步宽空地上明月高挂,黄昏时分亲手掩上篱笆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晚饭罢小立门外有作》,描绘了诗人在晚饭后的小憩时光,内心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此心何敢慕轻肥”,表达了诗人不贪图安逸,对自身清贫生活的坚守;“尚愧无功饱蕨薇”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自责。接下来两句“浦面鸟冲残霭去,柳阴人荷一锄归”,通过描绘鸟儿掠过水面、柳荫下农夫扛锄归家的田园画面,展现了宁静而质朴的乡村生活,也暗含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病嗟短发纷纷白,老觉初心种种非”两句,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年老体衰,回顾过去,感到最初的愿望与现实有所偏差,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百步空庭著明月,黄昏手自掩荆扉”,以空寂庭院映照明亮月色,黄昏时分独自关门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深深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朴素描绘,又有对自我人生的反思,展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和自我省察的主题。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秋胡行
魏晋·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
西城夜望
明·苏升
清流一带抱江城,望入西山尽月明。隐隐人家藏树里,轻轻渔舸傍沙横。径中不睹陶潜迹,榻下空留孺子名。怀古伤今徒白首,夜深无限故乡情。
秋夜词
明·陈价夫
残灯隐壁秋魂苦,榕叶翻风桂花雨。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崩云漏雨宵中白,皱縠窗烟锁寒碧。铜龙咽尽东方高,浮尘穰穰城西陌。
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宋·黄履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感辰资友露,乘暇集宾蒿。岭郁青牛气,潮翻白鹭涛。清.....
富景园诗
宋·周端臣
地比诸园小,池从前代开。犹馀乔木在,曾见上皇来。幽径埋黄叶,空庭老绿苔。荒寒吟思怯,落日独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