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
思乡的
写景的
冬天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十二月旦袁州道中作》,通过诗人自身在远行中的感慨,描绘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今朝已是腊嘉平”,点明时间背景,腊嘉平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暗示着冬季的寒冷与节日的临近。诗人在此时却独自远行,引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我独胡为在远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异乡的不解与无奈。他自问为何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远离家乡,踏上旅途。接下来,“白发倚闾应注想”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诗人想象家中年迈的父母,正倚靠在门口,期盼着儿子的归来。这句不仅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也反衬出诗人此刻身在他乡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青山联骑若为情”则以景结情,将自然景色融入情感之中。诗人骑马穿行于连绵的青山之间,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这里的“青山”既是实指,也是象征,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远方未知旅途的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建,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

朱熹

1440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您喜欢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一)雪水煎茶
元末明初·叶颙
枯枝旋拾带冰烧,雪水茶香滚夜涛。党氏岂知风韵美,向人犹说饮羊羔。
春寒
清末近现代初·施梅樵
群山匿影雪漫空,不见朝曦入泮宫。天酿冻云花未放,人沽浊酒火初红。薄衾惊散还家蝶,远道愁驱过客骢。痴望晴和生暖气,坐看燕子舞帘栊。
山楼除夕
清·刘文炜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其二)
宋·董嗣杲
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阙下有家劳梦寐,灯前无酒遣荒凉。陈踪浮泛栖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世态自应酬酢懒,已拚双鬓受年光。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其二)
宋·黄庭坚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初冬小园寓目
宋·韩琦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立春日送黄蒲园谒选都门
明末清初·陈恭尹
初年车马发河干,椒酒犹馀膝下欢。岂为荣亲须就禄,却缘行志在能官。迎春彩仗舟前出,新绿江山雪下看。京国旧多交好在,云司吟和共登坛。
严子陵
明·沈德符
真人兴白水,处士只青林。俗腹何堪足,閒竿太有心。天劳垂象苦,公悔结交深。懒续商山绩,椒宫久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