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原
偶
感
少
年
曾
此
问
迷
津
,
荏
苒
韶
光
及
此
晨
。
大
药
不
教
顽
石
变
,
春
风
难
遣
鬓
毛
新
。
还
凭
麋
鹿
山
中
性
,
来
结
烟
霞
物
外
身
。
丘
壑
盟
心
吾
敢
负
,
翠
屏
千
古
自
嶙
峋
。
抒情
惜时
山水
哲理
励志
译文
曾有少年在此问路途的迷津,时间就这样悄悄流逝直到此刻清晨。
仙丹灵药不能让顽石变成美玉,春风也无法阻止鬓角的头发变得新白。
依然依靠着山林中的麋鹿天性,来此结交烟霞,修炼成物外之身。
我怎敢违背心中对山川的盟约,那翠绿的屏风自古至今都显得嶙峋峭拔。
赏析
这首诗《青原偶感》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首联“少年曾此问迷津,荏苒韶光及此晨”,诗人回忆起年少时对人生道路的迷茫,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至清晨,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颔联“大药不教顽石变,春风难遣鬓毛新”,运用对比手法,以“大药”比喻改变命运的手段或途径,而“顽石”象征着固执不变的事物。春风虽能带来生机,却难以使鬓发重新变得乌黑,表达了对时间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颈联“还凭麋鹿山中性,来结烟霞物外身”,诗人借麋鹿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自己向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烟霞物外身”则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生活。尾联“丘壑盟心吾敢负,翠屏千古自嶙峋”,诗人立下誓言,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绝不违背内心的约定,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一句“翠屏千古自嶙峋”以山峦的坚韧不拔,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信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邹元标
316首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