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咏物
情感
时事
夏日景象
赞颂
赞美
抒情

译文

竞相传颂唐俭是奇才,他能自主决定局面并使之翻新。
已经通过布告使神鬼哭泣,也曾在玉书上见到凤凰和麒麟降临。
棘门的布置看起来就像儿戏一样,木子(可能指某种符号或象征)的猖獗狂妄是罪恶的根源。
痛惜整个时局如同田地和海洋的变化一样,天意和人事都让人费解难猜。

赏析

这首诗《厅斋消夏(其三)》由清代诗人黄家鼎所作,通过诗句描绘了厅斋中消夏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清凉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夏日独特体验的深刻感受。“厅斋消夏”这一题目本身就蕴含着对夏日避暑、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寻求一处凉爽之地,以缓解酷热带来的不适。黄家鼎在这首诗中,通过“消夏”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示了诗中场景的静谧与舒适。诗中的“厅斋”,作为消夏的地点,可能是一处室内空间,或是带有遮阳设施的户外凉亭。在这里,诗人通过“消夏”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夏日的清凉与宁静,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背景,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和谐与美好。通过“消夏”的主题,黄家鼎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总之,《厅斋消夏(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静谧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