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
月
听
苏
姬
楼
上
理
曲
晚
妆
灯
火
照
楼
新
,
重
奏
妍
词
唱
未
匀
。
遮
莫
帘
空
扉
已
阖
,
隔
墙
犹
有
听
歌
人
。
写景
抒情
闺怨
地点
楼
听歌
译文
第一句“晚妆灯火照楼新”,可以翻译为:“夜晚的妆容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楼阁焕然一新。”
第二句“重奏妍词唱未匀”,可以解释为:“多次吟唱着美丽的词句,歌声却还没有均匀地分布开来。”
赏析
这首明代华淑的《堤月听苏姬楼上理曲》,描绘了一幅夜晚在湖边楼阁中弹唱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意境。首句“晚妆灯火照楼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女子精心打扮后,灯火映照下的楼阁显得格外新颖与温馨。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精致,也暗示了她即将进行的活动——弹唱,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接着,“重奏妍词唱未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开始演唱的情景。这里的“妍词”指的是美妙的歌词,而“唱未匀”则形象地表现了歌声初起时的流畅与不完全成熟,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场动人心弦的表演。“遮莫帘空扉已阖”中的“遮莫”是“任凭”的意思,这里表达了即使帘子已经放下,门也已关闭,也无法阻挡外界对这场表演的好奇与期待。“扉已阖”则强调了内部活动的私密性,但同时也暗示了表演的魅力足以吸引周围的人。最后一句“隔墙犹有听歌人”点明了尽管空间有限,但仍有听众透过墙壁聆听,表达了这场表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句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深度,还通过“隔墙”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艺术魅力的夜晚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音乐与美的力量。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