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赞美
山水
送别
哲理
冬天
写雪
友情
清谈

译文

多年隐居天柱山,抛弃尘世的浮华荣光。
内心静如禅,诗歌思绪飘荡在云霞之间。
山雪洗茶锅,溪泉涤尘,清净无暇。
富人却鄙视追逐利益的人,贵在遵循道义,轻视权势。
竹窗长久敞开,松树做的门夜不关闭。
严霜使庭院的树木枯萎,暴雨让佛龛灯影昏暗。
红叶遇寒被烧焦,白发在温暖中剃净。
最终期待成为彼此的近邻,我们素来心意相通,可以畅谈清话。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释文兆的《赠天柱山盺禅老》描绘了禅师在天柱山隐居修行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几年天柱居”表达了禅老在此地长期的隐逸生活,"韬光外浮世"则体现了他超脱尘世、潜心修炼的心境。禅老的禅心如混沌未开的天地,诗思则飘逸于云霞之间,展现出其高洁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中,他以山雪洗茶铛,溪泉净衣袍,体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富德鄙利徒,贵道轻权势”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财富和权势的不屑,而更看重精神的富足和道德的高贵。禅老的居所简陋,仅以竹牖透入阳光,松扉夜不需关,反映出他的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即使天气变化,霜严雨暴,他依然保持内心的平和,红叶经寒霜而燃烧,白头在温暖中得以修剪,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内心的坚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禅老成为邻居的期待,希望能与他共享清谈,心意相通,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禅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释文兆

14首
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