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写花
抒情
豪放
城市
名胜
楼阁
樽酒

译文

楼阁倚靠在高妙之处,春日游赏景色正妙,未曾有斜阳落幕。
听着莺歌走入竹院,并驾齐驱进入桃花深处。
登上山屐,脚步未曾感到疲倦;仍然希望乘坐海上的木筏漂泊远方。
举杯痛饮,杯中的美酒熠熠生辉;我沉醉于此,竟然忘记了自己所在的家庭和地方。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出游城南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城南寺时的闲适与惬意。首句“楼閤倚清妙”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高雅与环境的清幽,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的欣赏。接下来,“春寻景未斜”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诗人正兴致勃勃地探寻寺中的景色。“听莺到竹院”写诗人听到黄莺的歌声,循声来到竹林院落,增添了宁静与生机。而“并马入桃花”则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行在盛开的桃花间,画面生动,富有诗意。“不倦登山屐”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即使行走山路也不觉疲倦。“犹迟泛海槎”则寓言式地表示,诗人对于海上航行的向往,但此刻更愿意享受眼前的山中之乐。最后两句“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揭示了诗人畅饮美酒,沉醉其中,以至于忘记了回家,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出游的乐趣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