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西
耀
写景
秋天
咏物
草下伏萤
节气
小晦
地点
西江

译文

阳光普照忽然渐渐变阴暗,万山之西映照着金色的阳光。
蝉鸣声在红树林中流淌着清脆的响声,僧人摇动暮钟传来美好的声音。
草下的萤火虫争相闪耀,云边的飞鸟疲倦了归回森林。
虽然现在天色昏暗,但到了早晨就会显现光明,天道循环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乡村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首句“阳气堂堂忽渐阴”,描绘了太阳从明亮转为暗淡的过程,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接着,“万山西面布黄金”一句,形象地将落日余晖比作铺满山头的金色,营造出温暖而壮丽的景象。“蝉鸣红树流清响,僧撼暮钟来好音”两句,通过听觉细节,进一步丰富画面。蝉鸣声清脆悦耳,僧人敲响的暮钟声悠扬动听,两者交织成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草下伏萤争列耀,云边飞鸟倦归林”则转向对地面与天空的描写。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增添了一抹生机;倦鸟归巢,象征着一天劳作的结束。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最后,“时虽小晦朝来显,天道循环古到今”总结了自然界的规律与永恒的主题。虽然夜晚来临,但新的一天总会到来,这反映了宇宙间永恒的循环与不变的真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夕阳西下时分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律动,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从二太史游香山寺十韵
明·于慎行
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树结菩提色,泉飞梵呗音。归云朱拱宿,閒鸟翠屏吟。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西.....
庚戌秋分
宋·韩琦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禾头无耳时微旱,蚊嘴生花毒渐消。钱迸嫩苔陈阁静,字横宾雁楚天遥。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其一)
清·翁方刚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