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后
五
日
同
裕
轩
辛
楣
游
城
南
万
泉
寺
(
其
一
)
活
活
蒸
冬
水
,
先
迎
冷
客
来
。
僧
房
扫
黄
叶
,
禅
榻
即
苍
苔
。
酝
酿
村
阴
意
,
商
量
野
菊
开
。
谁
能
未
花
日
,
闲
步
问
丰
台
。
写景
秋节
写水
咏物
菊花
秋节
地点
万泉寺
抒情
节气
重阳后
赞美
译文
活水涌流蒸腾着冬天的气息,首先迎接的是冷落的客人到来。
寺庙的房屋打扫得干净,不留一丝尘埃,佛僧打坐的石凳,覆盖着厚厚的青苔。
村中正酝酿着深深的秋意,商量着野外的菊花何时开放。
谁能趁这花开的时候,闲庭信步到丰台闲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翁方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万泉寺周边的自然风光。"活活蒸冬水"形象地写出溪流在寒气中蒸腾,仿佛欢迎着来访的冷客,体现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清冷。僧房内,黄叶被清扫干净,禅榻上已长满青苔,显示出僧人的宁静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酝酿村阴意"暗示了村庄周围的阴凉气息正在孕育生机,而"商量野菊开"则赋予了菊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们在商量何时绽放,为秋色增添一抹亮色。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到花开之日就悠闲漫步,前往丰台欣赏美景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翁方刚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