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
山
道
中
三
首
(
其
三
)
海
路
东
南
万
壑
倾
,
青
山
孤
起
压
重
城
。
驿
亭
春
半
馀
寒
雪
,
墙
角
无
人
草
自
生
。
写景
写山
写雪
春天
田园
咏物
赞美
情感
思乡
山水
译文
第一句“海路东南万壑倾”,翻译为:在东南方向的海边,无数的山谷向低处倾斜。
第二句“青山孤起压重城”,翻译为:一座孤立的青山高耸而起,紧压着这座重要的城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煦山道中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海路东南万壑倾”,以磅礴之势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东南沿海蜿蜒曲折的山脉之中,群山连绵,气势恢宏。接着,“青山孤起压重城”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座独立的青山矗立于众多山峦之间,其巍峨之势仿佛要压倒周围的城市,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驿亭春半馀寒雪”,春天已经过半,但驿亭周围仍残留着冬日的寒雪,这既是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描绘,也暗示了山中气候的多变与寒冷。最后,“墙角无人草自生”则以静谧的场景收尾,墙角虽无人迹,但草木却自得其乐地生长,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顽强不息。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山中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静谧与生命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