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绿
访
宿
思乡
纪游
秋节
写景
山水
赞美

译文

老妻从西湖回来,自己夸赞晚上有福了。
可怜我在尘土中生活,心情忧虑失去了山林的宁静。
谁知道这一秋的梦境,永远留在南溪的曲折之中。
虽然这里没有里湖的荷花,但似乎胜过了理安的竹子。
八月月儿又圆了,却无人与我共赏瀑布。
从北方来此寻访旧友,还欠下在僧房留宿的约定。
早晚霜叶会变红,座座山峦我都熟悉路途。
记录下我的游记成为报章文章,同时问候东篱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之美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情感。诗中以“老妻西湖归”开篇,暗示了诗人与西湖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自诧晚有福”表达了对妻子能亲历西湖美景的羡慕与赞美。接着,“怜我尘土中,肝膈失山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身处尘世的疲惫与西湖山水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向往。“谁知一秋梦,长在南溪曲”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切怀念,仿佛在梦中常能回到那条蜿蜒的南溪边,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接下来,“虽无里湖荷,似胜理安竹”两句,通过对比里湖的荷花与理安寺的竹林,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的独特魅力,即使没有荷花的艳丽,竹林的清雅也足以让人沉醉。“八月月又圆,无由与看瀑”则描绘了诗人对西湖八月满月时瀑布美景的向往,表达了未能亲见的遗憾。最后,“北来独访旧,尚欠僧房宿”、“早晚霜叶红,山山皆路熟”、“纪游成报章,兼讯东篱菊”三句,分别表达了诗人计划再次前往西湖的意愿、对沿途风景的期待以及对记录旅行经历的渴望,同时也关心着远方的朋友,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深情回忆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