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御
园
即
事
(
其
一
)
薄
爽
浓
阴
凑
阁
斋
,
优
游
义
府
散
尘
怀
。
气
清
松
竹
有
馀
韵
,
雨
足
湖
山
是
处
佳
。
乐
志
无
如
对
书
史
,
养
生
常
欲
去
淫
哇
。
临
池
近
学
挥
枯
笔
,
屋
漏
痕
成
更
折
钗
。
写景抒情
夏日写景
山水田园
读书养生
挥毫泼墨
夏日物候
译文
薄云轻散,浓阴笼罩着阁楼斋房,在宽敞的府邸中悠闲自在地生活,消散了尘世的烦恼。
空气清新,松竹之间留有余韵;雨量充足,湖光山色处处美好。
乐在读书史册之中,无以伦比;养生之道常在于去除过度的欲望和不良的习惯。
面对池水学习如何运用毛笔,虽然用笔已久但仍有进步,像屋漏痕般自然而然,甚至能达到像折断金钗一样的高超境界。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御园中的一番闲适景象。首句“薄爽浓阴凑阁斋”,轻风与浓密的树荫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避世的静谧空间。接着,“优游义府散尘怀”一句,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远离尘嚣,心灵得以释放。“气清松竹有馀韵,雨足湖山是处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美丽。松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雨后的湖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处处皆是美景。这种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让人心旷神怡。“乐志无如对书史,养生常欲去淫哇”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沉浸在书籍之中是最为快乐的事,同时,他也强调了养生之道,即去除那些有害身心的行为。这体现了他既追求精神的富足,也注重身体的健康。最后,“临池近学挥枯笔,屋漏痕成更折钗”描绘了诗人临水作画的情景。通过练习枯笔技法,不仅提升了艺术造诣,也寓意着在生活中的磨砺与成长。屋漏痕的描绘,更是富有诗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折断的钗也能重新焕发光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夏日御园生活画卷。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夏日同游李氏园(其一)
明·温纯
亭子高连睥睨齐,相逢倒屣共君跻。尊开北海凭溪转,坐对西山返照低。金阙晓开云外拥,玉楼烟袅雨中迷。清时休沐堪乘兴,刻烛新诗子夜题。
午日昭应宫送陈深渊得兽字
明·顾清
危弦激清湍,奇香袅金兽。佳辰良友集,高宴启清昼。维时值升平,四郊息烽堠。缙绅多暇日,遨赏遗俗旧。况兹金玉人,声价儒林右。十年期破的,一矢尚虚彀。于焉送将归,不饮复何有。薰.....
同黎君选欧嘉可碧瓯亭纳凉分赋二首(其二)
明·何吾驺
徙倚都无累,亭虚午气清。客来话高枕,风入韵弹筝。危坐能添絮,轻歌屡引觥。采莲归未得,五月送秋声。
夏日题岫禅师房
唐·喻凫
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夏日清啸楼晚望
清·吴绮
偶寄闲身不当归,凭栏尝对水烟微。鸟追斜日穿虹去,龙斗惊雷挟甫飞。近海潮声秋隐隐,过江山色晚依依。芦中鼓枻无人在,憔悴乾坤一钓矶。
木兰花慢
元·白朴
渺高情公子,得真隐、信悠哉。占上下壶天,中间隙地,凿破莓苔。移将鉴湖寒影,放微风、滟滟翠奁开。便有一番荷芰,都无半点尘埃。夜深明月晃闲阶。不负小亭台。尽罗袖盛香,碧筒吸露.....
宫词(其三十四)
宋·赵佶
斗鸡园里城非雅,射鸭池边岂足多。最好芰荷香隔岸,画船摇曳按笙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