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行
二
首
(
其
一
)
背
指
云
庄
碧
巘
标
,
轻
寒
微
递
素
秋
朝
。
两
山
抱
谷
行
十
里
,
一
水
萦
流
渡
廿
桥
。
常
喜
村
墟
闻
犬
吠
,
不
教
父
老
讶
鸡
翘
。
精
蓝
犹
在
翠
微
里
,
只
许
钟
声
林
外
飘
。
写景
秋天
山水
田园
情感
思乡
赞美
精描物态
译文
望着远处的云庄,只见碧巘高耸入云,秋天的早晨带着微微的寒意。
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山谷,我们走了十里路;一条河流蜿蜒流淌,途中经过了二十座桥。
我常常喜欢听到乡村中犬吠的声音,这让我感到亲切,而不会让村里的长者惊讶于鸡鸣之早。
精美的寺庙仍然隐藏在翠绿的山脉之中,只有钟声在林外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走在山水间的宁静与和谐。首句“背指云庄碧巘标”,以“背指”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行者仰望群山的姿态,而“云庄碧巘”则勾勒出山峦被云雾缭绕、碧绿高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轻寒微递素秋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清晨的凉爽与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接下来,“两山抱谷行十里,一水萦流渡廿桥”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行者穿越山谷、跨过桥梁的旅程。山谷两侧青山环抱,水流蜿蜒,桥梁连接着两岸,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行者的旅途虽长但景色迷人。“常喜村墟闻犬吠,不教父老讶鸡翘”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生动性。犬吠声和鸡叫声,是乡村常见的声音,它们的存在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祥和的乡村之中。同时,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最后,“精蓝犹在翠微里,只许钟声林外飘”将视线从地面抬升至空中,描绘了寺庙隐匿于苍翠山林之中的景象。寺庙的钟声在林外轻轻飘荡,既增添了神秘感,也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