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
辰
除
夕
西
斋
独
坐
阅
壁
间
王
孟
端
画
竹
自
题
洪
武
丁
丒
岁
除
夜
作
抵
今
一
百
二
十
四
除
夕
矣
感
而
有
作
醉
墨
淋
漓
玉
两
株
,
澹
痕
依
约
两
行
书
。
不
知
丁
丒
人
何
在
,
忽
把
屠
苏
岁
又
除
。
凉
影
拂
墙
烧
烛
短
,
清
声
入
夜
听
窗
虚
。
不
辞
霜
鬓
萧
疏
甚
,
已
有
春
风
绕
敝
庐
。
怀古抒情
节庆写景
山水田园
岁月感怀
咏物
画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庚辰年除夕之夜,在西斋独自坐守,翻阅墙壁间的王孟端所绘之竹,并附有自题的场景。诗中以“醉墨淋漓”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墨色的浓郁,接着“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雅致与静谧。通过“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中。“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两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光影交错的景象,更借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最后,“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内心仍充满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春风似乎已经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独特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唐·窦庠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烟.....
宣州崔大夫閤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唐·白居易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唐·李乂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和汉老弟见寄二首(其一)
宋·虞俦
平安一雁带书来,顿解愁肠日九回。珍重梅花还庾岭,别离杨柳自章台。宦情落落思三径,世事悠悠付一杯。桃李河阳无好手,南坡随处剩栽培。
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宋·张耒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巨鳌竭.....
简蔡天任
宋·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羁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题养拙轩
宋·徐玑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月明未免虾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自叹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
题常伯敬撷兰轩歌
明·刘崧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