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
幕
府
诸
公
十
年
骑
马
困
京
尘
,
乞
得
州
来
颍
水
滨
。
苔
藓
满
庭
无
字
押
,
莲
花
全
幕
是
诗
人
。
楼
台
雪
后
如
闻
雨
,
歌
舞
尊
前
祇
看
春
。
半
刺
会
须
拌
共
醉
,
银
条
方
共
德
争
醇
。
写景抒情
田园生活
咏物言志
怀古抒怀
赞美地方
写花抒情
写雪
译文
十年骑马在京城的尘埃中困顿,终于求得一个州郡的职位来到颍水边。
庭院里长满了苔藓,没有官印和文书来约束我;而我的心中只有莲花般的幕帘,只愿做一个诗人。
雪后楼台仿佛听到了雨声,在歌舞和酒宴前只看到春天的美好。
半刺的酒一定得和你共饮以示畅饮尽兴,而银条的美酒与品德相辅相成则显得更为甘醇。
赏析
这首诗《呈幕府诸公》由宋代诗人陆佃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官场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的心境。首联“十年骑马困京尘,乞得州来颍水滨”,开篇即以“十年”与“京尘”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长期在官场中的劳碌与疲惫,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随后,“乞得州来颍水滨”一句,透露出诗人终于获得解脱,得以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喜悦。颔联“苔藓满庭无字押,莲花全幕是诗人”,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新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苔藓覆盖的庭院,虽无字迹可言,却仿佛每一处都蕴含着诗人的思绪;而满眼的莲花,则直接将诗人比作诗人,暗示其才华横溢,如同莲花般高洁脱俗。颈联“楼台雪后如闻雨,歌舞尊前祇看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雪后的楼台比作雨声,生动地描绘了冬日静谧的景象;同时,通过“歌舞尊前”与“春”相对,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共享春光的美好时刻。尾联“半刺会须拌共醉,银条方共德争醇”,表达了诗人与幕府诸公共饮畅谈,共享醇酒的深厚情谊。其中,“半刺”可能是指诗人曾担任的官职,而“共醉”、“共德”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从官场压力中解脱出来,享受自然与友情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高洁品质的追求。
猜您喜欢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
宋·欧阳修
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后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
长干寺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烟雨南朝寺,青春过病中。孤生太山竹,半死峄阳桐。作赋惟哀郢,寻仙未至嵩。愁心将海月,只在草堂东。
周太博携诗见投作诗酬之
宋·程俱
在事常郁郁,抛官意扬扬。安能屈五斗,秉耒庸何伤。往者永康令,柴桑远相望。烹鱼得赪尾,缩手生背芒。投簪息吾驾,刺口时谈王。坐见明月溪,柔柯擢长杨。愿以三寸舌,横流制汤汤。櫑.....
投赠张斗野(其二)
宋·释善珍
曩岁怀忠扣帝阍,东游未久赦虞翻。流芳千载凛生气,拜赐九河湔泪痕。钓艇带烟飞鹭渚,辔驴冲雪早梅村。虽云冷淡穷生活,刺绣终胜倚市门。
后三日再赋
宋·陈与义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笋生十二韵
明·王跂
何人斩伐到修篁,常忆兵戈一惨伤。一垒鹤飞君子化,九渊蛇蛰哲人藏。风雷马策生麟角,晓暮鲛珠上颖芒。蝉腹俄抽青玉剑,虎皮初解绿沉枪。锦绷天分龙儿抱,翠尾风吹凤子翔。鸟乐巢深枝.....
赠江玉成
元·黄清老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