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
南
山
带
雪
复
衔
春
,
横
天
占
半
秦
。
势
奇
看
不
定
,
景
变
写
难
真
。
洞
远
皆
通
岳
,
川
多
更
有
神
。
白
云
幽
绝
处
,
自
古
属
樵
人
。
写景
地点
写山
写雪
赞美
名胜
山水
场景
译文
雪花纷飞又逢春意盎然,横亘天空仿佛占据半个秦地。
山势奇特令人难以定睛观看,景色变幻莫测难以用笔墨真实描绘。
深远的洞穴皆与峻岭相通,众多河流更增添了山川的灵秀之气。
白云深处的幽静绝境,自古以来便是樵夫们的栖居之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面。"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两句表明终南山在春雪交织中挺拔而立,其雄伟气势横亘于苍天之下,占据了半个长安(古称“秦”)的视野。接下来,"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两句则传达了一种观者在面对这般壮丽山势时,感到局促与不足,以至于难以用笔墨来描绘其真实之美。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壮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艺术表达能力的自省。"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一句中,“洞”指的是山中的洞穴,而“岳”则是对高山的尊称。这里强调终南山不仅高峻,更有无数的洞穴与河流交织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超自然的灵性。最后,"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则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诗人通过对终南山这般幽深绝丽之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环境下能孕育出的超凡脱俗之情怀。总体而言,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通过山水之韵,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宇宙和谐共存的人文情怀。
张乔
168首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