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宿
边塞
悼亡
怀古
写景
赞美
咏物
城市
离别
情感

译文

历经五代十三位君主,显赫的德行被赞誉为有道。
他们在纷乱的世道中展示了宏伟的蓝图,扶持正义,统治天下。
朝廷内部的决策权谋深沉复杂,前线的战士们英勇善战。
如同虎一般的战士清除了霸业路上的障碍,龙骑的勇士跃上丹漕。
国家的形势依然危在旦夕,不测的风暴来得很早。
等待着我一袭裘衣离开的时刻,助顺天命,改变乾坤。
一旦得胜归来,我将前往蓟地祝贺,那丰镐之地与五畤也有所不同。
像荆坟般的空山寄居其中,寝宫已无烟火之气。
清夜中玉箫的声音令人悲咽,银凫消失在幽深的池沼之中。
仿佛看到祥云缭绕,徘徊的怪鸟在夜空翱翔。
不同时代的祭祀仪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有司的准备也显得草率匆忙。
远行的车辆从其旁驶过,漫天的尘沙记录着时间的流转。

赏析

这首清代胡承诺的《郑州道中望周世宗陵》描绘了对五代时期周世宗的怀念与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周世宗的英明和仁德,他在乱世中崛起,秉持正义,登上皇位。他的智谋深沉,军事才能出众,使国家得以安定并称雄一时。然而,诗人感叹世宗去世过早,国家尚未稳固,他的功业便戛然而止。他希望自己的离去能像古人卸下王袍般,帮助国家顺利过渡。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陵墓的瞻仰,将其比作古代帝王丰功伟绩的象征,暗示其陵寝的庄重与历史的沉淀。诗中还提及了陵墓的荒凉,玉箫在夜晚的哀鸣,以及银凫消失在幽深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神秘的氛围。诗人感叹后人对先帝的祭祀简陋,路过的行人只能在风尘中匆匆而过,无法深入体会那份历史的厚重。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周世宗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