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
写花
抒情
赞美
春天
写景
婉约
写花
夜合花
情感
爱情
赞颂
咏物
护花

译文

宝帘内香气环绕,精美的栏杆里贮藏着美玉,梨花双锁中藏着娇云。
嫩寒刚刚消退,妆扮后在华美的阁楼中晴空万里。裁剪出鸳鸯的绮丽,绣出星辰的美丽。
请保护好那洁白的香雪,不要让那残余的烟雾和稀疏的雨水,让芳香的雪花散落成尘土。
韶华最容易飘逝零落,预料到她也害怕经历多次的风雨侵袭。珠泪莹莹闪烁。
缃桃因消瘦而显得憔悴,无法承受清露的销魂之痛。用泥金描绘凤凰的典籍,耗费了心力。
在精美的信纸上写下诗篇,寄往遥远的蓉城。请东风之神在玉箫声中,留住春的阴暗(可能是指留住春的气息或春天的感觉)。

赏析

这首清代顾翎的《夜合花·护花》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感伤的画面。开篇以“宝帷围香,雕阑贮玉”起笔,展现出华美的环境,如同珍宝环绕的闺房,玉质的栏杆中蕴含着如玉的温润。接着,“梨花双锁娇云”比喻女子的肌肤如雪,如梨花般娇嫩,被轻纱般的云雾所遮掩。“嫩寒初褪,妆成钿阁笼晴”描绘了春寒消退,女子精心打扮后的场景,宛如镶嵌在晴空下的华丽阁楼。接下来的“裁鸳绮,绣星辰”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衣饰之美,鸳鸯图案的丝织品和绣满星辰的细节,都体现了她的高雅与精致。“倩护他、香雪缤纷”表达了对花的呵护之情,希望她能像雪花般纯洁无瑕,不受风雨侵扰。然而,“莫教那、残烟疏雨,狼藉散芳尘”又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担心花儿会在风雨中凋零。“韶华最易飘零”直接点明了青春易逝的主题,女子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爱情的期待通过“料也怯、廿番风信”表现出来。接下来的“珠泪莹莹”、“缃桃瘦损”描绘了女子因担忧而憔悴的神情,清露更增添了她的哀愁。最后,“描凤牒,费泥金。写璚笺,谣寄蓉城”表达了她试图通过书信传达情感,希望借助东君(春神)的玉箫声留住春天的阴柔气息,寓意着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花的怜爱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词作中常见的闺怨与怀人主题。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